休宁县开展“1+7”专项行动培养锻炼干部斗争精神
2022年以来,休宁县聚焦县域高质量发展重难点任务,持续开展“1+7”专项行动(整治作风问题、推进7项重难点工作攻坚),激励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不断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自我革命”,找准斗争方向。面对发展难题,坚持以作风建设入手,引导干部职工找准问题症结、勇于攻坚克难,不断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一是精准梳理问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瞄准全县干部队伍实际情况,梳理出“得过且过混日子、不推不动做棋子、不思进取守摊子、推诿扯皮撂挑子、脱离群众摆谱子、表面功夫做样子、我行我素耍性子、自私自利算银子、纪律散漫当油子”等10个方面突出问题及33项具体表现形式,开出干部职工作风问题“体检”表。二是全面动员体检。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对照“体检”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逐条对照、逐一自查。按“三必谈”(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一般干部之间)要求,开展谈心谈话3297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830条。通过自检、互检、督检等查找问题12827个,制定整改措施19635条,取得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实效。三是营造赶超氛围。组织开展“擂台比武”“担当作为争当效能先锋”“干事创业标兵评比”等活动,通过晒亮点、谈思路、说举措、比效能,让干部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并评选县级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60名,形成比实绩、添动力、创先进、争优秀的良好氛围。
坚持“协同攻坚”,淬炼斗争本领。将全县中心工作和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攻坚内容,集中力量、协同作战,让干部职工在攻坚斗争一线磨砺本领。一是强化培训赋能。经多方征求意见建议,确定“重点项目推进、问题楼盘处置、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招大引强、优化营商环境暨为企解难题、信访积案化解暨源头治理、撂荒耕地整治暨村集体经济质量提升”等7项亟需攻坚任务,先后开设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专题培训班28个,培训2700余人次。选派80名机关干部、村第一书记、村干部、企业负责人赴浙江临安、宁波和合肥工业大学等地开展体悟实训,增强干部攻坚本领。二是建立协同机制。打破部门界限,联合组建7个工作专班,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县直相关职能部门作为专班成员单位,采取领导包保、先行试点、资源倾斜等举措联合攻坚,有效推进7项攻坚专项行动,其中重点项目推进攻坚行动获2022年省政府三季度全省投资“赛马”激励,问题楼盘处置攻坚行动解决了2个楼盘“办证难”问题,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获省信联办“零进京”通报表扬。三是注重总结提升。在推进攻坚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复盘总结,梳理经验形成长效机制。其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编制《政务服务“全生命周期”事项一本通》,实现个人和企业628个事项“一事一码扫码办”,提升了工作质效,重点项目推进中出台《关于重点项目推进中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管理办法》,督促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竣工等。
坚持“正向激励”,激发斗争意识。坚持树立实干导向,大胆开展绩效评估,奖优罚劣,激励广大干部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干成事。一是深入一线跟进评估。制定“1+7”专项行动绩效评估实施方案,从组织推动是否有力、实际效果是否明显、群众反映是否满意等方面,设置具体考核指标和评估内容106项。由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组建专项考核组,每季度开展一次实地考核,通过“察、听、谈、评”途径,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在“1+7”专项行动中表现,考准考实参与攻坚干部的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民服务、实际效果。二是大胆使用树立导向。出台《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有关具体措施》,根据“1+7”专项行动考核评估结果,对在专项行动中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在年度考核评优名额、干部职务职级晋升数量上予以倾斜;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职工优先予以提拔使用、晋升职级。“1+7”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县有20名攻坚成效突出的干部被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其中2名干部被提拔、进一步使用为单位“一把手”。三是能上能下激发干劲。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对在专项行动或推动重大任务中敷衍塞责、没有起色,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运用组织手段督促整改。2022年以来,被约谈提醒或通报批评单位有32个,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促进各单位改作风、提效率,推动各项攻坚任务稳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