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三举措强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近年来,黄山市休宁县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把入口优结构、精心培育提能力、规范管理激活力,着力打造一支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严把入口,优化队伍结构。按照“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要求,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13项“正面清单”和12项“负面清单”,明确凡具有负面清单所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列为村级后备干部。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村党支部举荐、乡党委审查研定”的“三荐一审”方式,择优将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创业能人等群体中群众基础好、愿意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人员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报县委组织部联审备案,在充分征求纪检、公安、司法等部门审查意见的基础上,将联审合格人员纳入全县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并通过村级公开栏及时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从源头确保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质量。去年以来,全县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更新储备后备干部335名,不断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精心培育,提升能力素质。采取“集中培训+结对帮带+跟岗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提升村级后备干部工作能力。建立“县级示范培训、乡镇兜底培训、村级拓展培训”三级培训体系,注重突出需求和问题导向,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重点内容,通过集中授课、分组研讨、实地观摩等形式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去年以来,县乡两级组织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培训20余期,实现村级后备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建立“3+1”帮带培养机制,为每名村级后备干部确定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联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作为帮带培养人,加强业务工作指导,落实共联群众、共访民生、共解难题等措施。同时,突出岗位锻炼,通过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工作,到乡镇机关、先进村挂职锻炼,领办创办致富项目等方式,让村级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
规范管理,激发干事活力。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一库”的要求,明确履历类、考核类等8大类25项建档内容,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个人信息档案,实行村级后备干部实绩化考核管理。制定村级后备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对后备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完成工作任务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后备干部每季度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村党组织每半年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考核评价,乡镇党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议。根据考核情况,对不能正常履职、基层反响一般的人员及时调整,对考核优秀、发展潜力大、群众认可度高的后备干部,优先聘用到村级公益服务岗位工作或担任村级各类协管员,并在各级评先评优时予以倾斜。去年以来,全县动态调整后备干部20余名,12名村级后备干部因表现优秀被补选进村“两委”班子,形成了“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