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三举措推进干部监督管理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黄山市休宁县坚持把干部监督管理融入日常,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系,着力探索新时代下干部监督管理路径,持续提升干部监督管理质效。
多维度采集信息建好“数据库”。拓宽监督渠道,以问题导向串联干部监督管理“大数据”。围绕政治言行、组织原则、工作担当、群众观念、生活作风、廉洁自律6个方面,列出“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消极逃避”“存在失德失信行为”等30项负面情形作为建档内容。健全由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19家单位组成的信息互享机制,实行日常信息月沟通、重要信息即时反馈,加强负面信息收集。对党纪政务处分、审计报告、法院判决书等有结论的负面信息直接存入干部负面信息档案,对问题线索、信访举报、网络舆情等需核实的负面信息,采取调查、函询等方式进行甄别,调查属实信息存入干部负面信息档案。截至目前,全县采取“一人一档”方式建立526份科级干部负面信息档案。
常态化开展干部信息档案分析研判。以“红黄绿”三色对干部进行分类管理,将严重违法违纪、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等问题干部纳入“红色”管理,向干部本人和所在单位亮出“警示卡”,采取组织处理、诫勉谈话等方式予以警示。对考核暂时落后、工作状态不优等问题干部纳入“黄色”管理,向干部本人和所在单位亮出“提醒卡”,责令干部本人作出书面检查,限期整改。其他干部纳入“绿色”管理。同时,建立“三色管理”动态调整机制,每月开展信息比对,对处分影响期满、社会影响消除、积极改正错误的干部,由“红色”调整为“黄色”管理。对“黄色”管理的干部,结合平时调研、年度考核重点了解表现情况,慎重研究后调整为“绿色”管理。先后将18名干部由“红色”调整为“黄色”管理,8名干部由“黄色”调整为“绿色”管理。
立体式运用结果树好“风向标”。将干部监督“三色管理”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参考,对“红色”管理的干部,按照规定要求启动“下”的程序。在干部动议酝酿、考核推优阶段严格把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推优。对于“黄色”管理的干部,加强经常性教育提醒,设置整改期和观察期,动态跟踪管理,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对调整为“绿色”管理的干部,符合再“上”条件的,结合年度考核、暖心回访、专题调研等方式,全面掌握干部工作状态和所犯错误影响消除情况,综合分析研判提出使用建议。截至目前,共对“红色”“黄色”管理的干部采取组织处理停职检查1人、调整职务1人、免职2人;6名调整为“绿色”管理的干部重新得到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鲜明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