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休宁县:建强“红网议事厅”三大功能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5-03-18 09:40信息来源:休宁县委组织部 作者:刘杰 【字体:   收藏

近年来,休宁县坚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以“红网议事厅”为核心载体,通过建强宣传阵地、健全议事机制、优化服务体系,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阵地赋能,推动理论宣讲“声入民心”。印发“红网议事厅”党群服务微阵地规范化建设办法,在偏远村组或群众聚集地区,利用闲置农房、户外凉亭等场所,打造“红网议事厅”94个,从离任老村干、村民组长、热心党员等群体中择优选配1—2名担任阵地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维护,确保阵地用好管好。从领导干部、党校讲师、乡贤能人、青年干部等群体中,选取政治素质好、理论知识熟、宣讲能力强的纳入“理论宣讲人才库”,用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乡音土话”,将党的创新理论准确传递到基层一线的党员群众中。聚焦群众关心的医保缴费、养老保险、助农贷款等热点政策,建立“政策服务直通车”机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现场进行惠农政策宣传讲解活动,面对面政策答疑,手把手操作指导,确保惠民政策看得懂、用得上。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党史故事会”“医保课堂”“信用礼遇”等活动3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万余份。

网格聚力,推动民生实事“共商共议”。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当”原则,按10-20户划分为3800余个微网格,选聘具有一定群众基础、能履职愿履职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担任民情联络员,建立包保联络机制,确保不落一户。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网格夜访”等遍访行动,推动乡村干部、民情联络员走村入户开展“遍访”,广泛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网格收集-议事厅商议-群众评价”的共商共建机制,充分发挥“红网议事厅”议事功能,通过“红网议事会”“支委会开进村”“板凳会议”等形式,邀请区域内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民情联络员集中会商,共同研究民情联络员收集的群众诉求,推动群众“大事小情”及时回应、及时研究、及时解决。2023年以来,累计走访群众1.5万户次,收集并化解道路维修、停车场改造、矛盾纠纷等民生事项2100余件。

服务增效,推动志愿活动“精准投送”。探索构建“乡村点单、组织派单、部门接单”志愿服务新模式,由村党组织定期汇总梳理“遍访”收集的群众诉求。实行志愿服务分级办理制度,对“小修小补”等村级能解决的,及时“派单”给村干部、热心党员等上户解决。对村内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乡镇党委在每月15日、30日的“便民服务日”,安排镇村干部下沉“红网议事厅”,提供全流程全周期一站式精准服务。对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由乡镇党委汇总上报后,组织部门根据具体需求内容,统筹协调卫生健康、司法、农业农村等30余家部门资源,将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与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红网议事厅”报到,有针对性的开展义诊体检、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