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实行“社培民用”党员教育模式 推动机关党员在基层实践中历练成长
为解决机关党员与基层联系不紧不实问题,休宁县创新“社培民用”党员教育模式,构建“机关搭台、社区唱戏、党员主角、各方受益”机制,推动机关党员下沉社区,在为民办实事中锤炼党性修养,持续为休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搭台指路,将党员“引”入社区。以培养“服务型”“实干型”党员队伍为目标,依托社区、县直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党组织,在10个城区社区组建91个“宁心家园”功能型党支部,搭建县直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平台,畅通机关党员下基层实践渠道。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党员进社区主动性,连续两年开展十佳“宁心家园”功能型党支部评选,将“宁心家园”功能型党支部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县直单位党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党员下沉历练。截至目前,2400余名在职党员纳入“宁心家园”功能型党支部管理,共同参与环境整治、楼栋管理、文明创建等工作,通过基层“练兵”的形式汲取养分、积累经验、磨炼意志,为关键时刻党员下沉打好基础。
定点派送,将党员“用”到民需。推行“群众点单、组织派单、部门接单、党员送单”的“外卖”服务模式,依托“宁心家园”功能型党支部,将小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需要关注的重点事项等,按轻重缓急列入机关党员进社区服务需求清单,提交组织部门讨论,结合问题属性和县直单位职能,分类提交公安、住建、城管、消防等职能部门办理,再由党员点对点“配送”服务。实行“服务力指数”评估,将党员作用发挥情况纳入县直单位党组织考核内容,年底依据群众评议、社区反馈、乡镇评分等情况,确定考评等级,落实通报表扬、约谈提醒等措施。今年以来,有效解决社区停车位不足、休闲健身设备老化、邻里纠纷矛盾等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480余件,获得居民广泛点赞。
明责定岗,将党员“留”在基层。持续规范“宁心家园”功能型党支部班子建制,由社区包保单位分管领导担任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担任联络员,机关党员担任“服务员”。明确“支部书记牵头抓总、联络员联系沟通、机关党员报到服务”职责任务,制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急时立即到岗履职”等7项具体举措,同时推行“7*24”全天待机服务,将机关党员下沉服务延伸至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目前,94.5%的“宁心家园”功能型党支部书记由县直单位分管领导担任,联络员实现县直单位党务工作者全覆盖,机关党员“服务员”身份深入人心,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队伍。2023年以来,机关党员进社区工作连续两年被列入县直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参与志愿服务、小区自治、纠纷化解等工作明确至周、细化到人,牢牢将机关党员“留”在基层。(范龙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