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培育提能力 实践磨炼促提升
为进一步加强换届后村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和促进开阔眼界视野、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实战能力,我县探索推行村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机制,让村干部学有平台、留有舞台、干有目标,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
搭建平台。聚焦问题和目标导向,扎实推进村“两委”干部作风集中整治和换届“回头看”行动,采取入户走访、座谈访谈等形式了解和指导村“两委”作用发挥情况。针对部分村干部业务不精、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各乡镇制定相应村“两委”干部到乡镇锻炼办法,明确挂职条件、挂职程序、培养目标等,并结合乡镇重点工作,设立党建、乡村振兴、综治中心等9个专岗,通过部门指定与村级推荐相结合,共梳理符合挂职的年轻村干部及后备干部457人,做到人岗相适。
精准培育。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理论+实践”挂职锻炼方式,将挂职干部临时纳入乡镇干部管理,明确挂职锻炼人员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通过压担子、交任务,让挂职干部深入了解和参与到乡镇中心工作。同时推行帮带促学机制,采取“1+1”帮带措施,1名中层干部结对帮带1名挂职村干部,明确结对帮带任务,根据挂职村干部的岗位,制定帮带计划,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点对点指导工作思路和谋划。同时结合村干部体悟实训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村干部培训班1期,组织安排34名村干部到浙江临安区太阳村、开化县左溪村等10个特色村开展体悟实训,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注重实绩。建立健全跟踪督导、实时问效机制,用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办法,将挂职表现作为积分制考核的重要依据,个帮带干部结合挂职村干部日常工作表现及工作成效,给出考核鉴定,鉴定等次直接和挂职村干部工资挂钩,激励村干部立足岗位、实干苦干,充分调动挂职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上挂学习村“两委”干部53人,提供产业发展思路176个,收集汇总群众需求清单300余个,协调解决影响群众用水、照明等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问题(诉求)420余个,协助化解村级矛盾117起。(胡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