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耀休宁】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发布日期:2023-02-20 09:45信息来源:休宁县委组织部 作者:休宁县委组织部 【字体:   收藏

开篇语:

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推进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休宁党建》微信公众号聚焦中国共产党休宁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红色历史,开辟《红耀休宁》专题,陆续向大家讲述休宁红色故事。

《红耀休宁6: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 9 1 9 年

5 月4 日 北京爆发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16 日,消息传到休宁,省立第二师范(校址在万安,以下简称 “二 师”)师生首先响应, 召开大会, 组织游行示成, 到工人、 商 民中开展宣传, 支持北京学生正义斗争。是年, 《新青年》、 《新潮》等进步杂志开始在 “二师”流传。部分学生写信与 杂志发行单位联系, 后派代表直接与陈独秀联系。

6 月 工人、 商民先后罢工、 罢市, 声援北京学生反帝 爱国运动。

1 9 2 3 年

6 月 万安省立 “二师”和歙县省立 “三中”在休宁海 阳小学成立 “二、 三同学会”, 提倡新文化, 废除旧文学, 深入农村宣传新文化运动, 创办《二三同学会会刊》。

8 月 黄村(黄氏)、 洲阳干(震西)、 滕溪(陈村二 雅)、 商山(南关)以及海阳等小学300多名师生游行示威 反对销售日货。

1 9 2 4 年

7 月 潜山村农民自发组织起来, 要求豪绅地主汪慕梁 退回强霸土地, 实行减租减息, 取得斗争的胜利。

1 9 2 5 年

6 月 “五卅”惨案发生后, “二师”、 海阳高等小学 师生及工人、 商民,罢课、罢工、 罢市3 天, 开展游行示威。各界人士自发成立“沪案后援会”与“乡民爱国团”等组织, 开展宣传、 发动募捐, 慰问“五卅”惨案受伤人员, 支援上 海人民反帝爱国斗争。

1 9 2 6 年

11月 国民革命军(简称北伐军)进抵江西, 军阀孙 传芳主力被歼, 溃兵刘宝题师李德铭旅盘据休宁, 地方百姓 深受兵燹之劫。本县教育界部分进步人士, 以教育会名义派 黄振华、 黄希武、 李莅之等赴江西北伐军总部, 吁求北伐军 早日进军徽州, 驱逐北兵, 以苏民困。并将带回的国民革命 军布告、 宣言、 传单等在全县各地秘密散发张贴, 提出“打 倒列强除军阀, 迎接北伐革命军”等口号。

1 9 2 7 年

1月 国民党休宁县临时党部组建, 本县南乡黄村、 芳 于、 长圩等地秘密组织了农会等群众组织, 为迎接北倪军开 展工作。

2 月19日 北伐军独立二师贺耀祖部一营张营长率部进 入休宁, 临时县党部组织3 千多群众在县城西门桥欢迎。晚 上, 胡智圃、 李莅之、 胡晓初、 余鹤清等在休宁下汶溪截获军阀刘宝题炮团一船军火, 后将军火押送至驻祁门北伐军师 部。2 月20日 临时县党部在休城南街召开各界5 千多人参 加的军民联欢会, 宣传北伐重大意义和打倒军阀、 消灭封建 势力、 建立新政权、 实行三大政策纲领。正式成立休宁县党 部和县政府, 由北伐军派来的黄部轩任县长;黄开祥任县党 部书记。会后相续在四乡建立工会、 农会、 商会、 妇女会、 学生会等群众团体, 共拥有各类会员2400多人, 工农运动迅 速发展。

3 月 北伐军派一个连抵屯溪接收军阀政权的警察局、 厘金局、 税务局等机关。没收军阀省参议员刘骥在屯溪开设 的敬祥钱店、 布店, 和在休城南街的房屋财产, 以救济贫苦 群众。

4 月 张秋白派张杰到休宁成立 “休宁县党部改组委员 会”, 破坏、 压制工农群众运动, 后阴谋被揭穿, 张杰逃离 休宁。省政府又派黄镇华来休成立“休宁县党部指导委员 会”, 内部秘密组织“清党委员会”, 清理洗刷进步人士, 我县刚刚兴起的工农群众运动转入低潮。(休宁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