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耀休宁】红色人物——关英

发布日期:2024-04-10 15:15信息来源:休宁县委组织部 作者:休宁县委组织部 【字体:   收藏

关英(1906~1938)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工人家庭,少年时曾在上海纱厂当童工,1929年5月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领导组织纱厂工人罢工。1931年春,被中共中央派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赣东北省委委员、共青团赣东北省委书记和共青团闽浙赣省委书记。1934年2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参加巩固坚持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10月,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后,关英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留在原地领导游击战争。

率部转入皖南开展斗争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失利后,方志敏于1935年1月在怀玉山被俘,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当年11月,国民党四省剿总颁布第二期清剿计划,又一次叫嚣三个月内要把苏区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一举肃清。当时赣东北党组织和红军牺牲甚大,关英与省委班子决定留下杨文翰游击队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自己率省委机关跳出包围圈,转移到皖浙赣边界,并将中共闽浙赣省委改为中共皖浙赣省委。1936年4月,省委机关与红军独立团转移到休宁与婺源交界的鄣公山一带安营扎寨,并选定休宁汪村石屋坑作为中共皖浙赣省委机关常驻地,以此为中心,在周边开展游击战争。先后进行三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次是1936年7月突袭开化县城,捣毁县衙门;二次是1936年九十月间转战皖南,牵制敌人;三次是1936年底,攻打昌化县城,活捉敌乡长。三次较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胜利,在皖浙赣边区树起一面鲜红的战斗旗帜,坚定和鼓舞了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意志和胜利信心,壮大了红军游击队的声威,扩大了边区和红军游击队伍(1936年底有3000人)。

化装赴南昌寻找组织

1937年1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一方面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另一方面却加快“清剿”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步伐。1937年2月中旬,红军独立团行进在浙江开化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正规军14个团的包围。经过激烈战斗,因敌众我寡,独立团主力被打散,政委刘毓标在战斗中负伤被俘,团长熊刚仅带领一支50余人的队伍冲出包围。其时,关英正在犯病,战斗打响以后,警卫员发现已被敌重重包围,只好连拖带拉架着携带不少活动经费的关英冲出包围圈。此时回游击区的路全被敌人封堵,关英等人只好改名换姓,流落在玉山一带,省委工作也因此而停止。关英的上海口音很浓,身上又带了一些省委活动经费,为避免敌人的怀疑和纠缠,他干脆以上海客商的名义在乡下开了一个榨油坊,两个警卫员扮成伙计。关英一方面做榨油生意,一方面打听中央的消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再次携手。直到1938年4月下旬,关英从国民党的大量报纸中得知,国共两党已开始第二次合作,南方红军游击队已陆续改编为新四军并开赴抗日前线。于是他变卖了油坊,到南昌寻找党组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南昌不久,关英就巧遇时任中共东南分局委员兼宣传部与统战部部长的黄道同志。从黄道那里,关英进一步了解了国共合作的确切消息,并领受了去动员杨文翰下山接受改编的任务。

动员杨文翰下山被错杀

临行前,黄道告诉关英,已经有两批前去磨盘山向时任中共弋(阳)横(峰)上(饶)德(兴)中心县委书记杨文翰传达统一战线政策和改编命令的人员被他错杀。关英觉得自己作为杨文翰的老上级,前往劝说动员是理所应当的,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关英告别黄道后,与刚刚在离乱中重逢的妻子汪菊媛辞行:“你在家里等我,今天夜边就回来。”于是,汪菊媛站在山边等。然而,这是他们的诀别,关英再也没有回来。路过横峰县与葛源时,国民党县、区当局热情款待了关英,并派人护送。在葛源时,关英还在村头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统一战线。关英不知道,杨文翰的内线在注意着他。国民党方面对他的热情款待,以及他对抗日统一战线的宣传等举动,都被杨文翰疑为其叛变。关英到达磨盘山后,杨文翰做了笋烧肉、野鸡炖蘑菇盛情款待。然而饭后两人的谈话极不愉快。当关英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称“你应下山实行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时,杨文翰毫不客气地回答说:“你讲的话,我不相信,以前都没听说国共合作,我们和他们拼死拼活地打了十多年,现在哪有国共合作的条件?实在要我下山改编,我得将全部人马调来开个会,问大家同意不同意。”

杨文翰要关英在山上等几天再走,关英不同意,说自己马上要回南昌交差并看病。本就不信任关英的杨文翰,至此怒气完全爆发,认定关英已与国民党串通、在山下布好埋伏急着等他去钻,于是强行把关英等人关了3天。此间,杨关二人越谈越崩,杨最后终于怒火难抑,命人将关英捆个结实,一边怒骂道:“你叛变了,难道还叫我叛变?你骗我杨文翰下山投降国民党,我不干。”

脾气同样刚烈的关英也火了,指责杨文翰“粗暴,破坏党的组织纪律”。杨则将从关英身上搜出的金戒指和200元钱指为其被敌收买的证据,并声称“决不上当,也绝不会下山接受改编”。

尽管关英一再表明钱款是黄道给路上做盘缠用的,杨文翰还是强迫关英承认自己是叛徒,要其交代是受何人指派来劝降。关英急了,自己死了事小,完不成任务麻烦就大了:不仅事关一支200多人队伍的生死存亡,还怕由此给国民党留下新四军破坏抗战的把柄。关英疼的满头大汗还在斥责杨文翰,说他违背党的指示,与党闹独立,已经不配称为党员了。

杨文翰勃然大怒,随即将关英杀害,时间为1938年4月,关英时年才32岁。

关英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