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耀休宁】红色人物——张振英

发布日期:2024-06-27 09:57信息来源:休宁县委组织部 作者:休宁县委组织部 【字体:   收藏

张振英(1913~1986),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人。他家早年在屯溪、浮梁等地,有多处店铺从事茶叶木竹百货生意,他少年时就随父亲在屯溪黎阳生活。

1930年张振英在杭州求学期间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份暴露后经组织安排,回家乡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后将自家位于屯溪黎阳河沿“大元祥”茶号作为组织秘密联络站。其父去世后接管家族产业,暗中变卖家财,资助革命事业。至解放时,家中几处店铺和几百亩山场已变卖一空。1947年秋,他出任中共皖浙赣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为解放上溪口作出突出贡献。上溪口是休西率水河上的水码头,也是皖浙赣边游击区进入休屯的重要通道。1948年初,国民党地方政府为阻止游击队袭击休屯,在上溪口成立联防区署,建立联防队筑堡防守。后又将长丰乡常备队调入上溪口,归联防区署主任张震达统一指挥。张震达是张振英的堂弟,张振英曾多次劝他弃暗投明,并派张逢吉与他保持联系,继续做争取工作。1949年4月,张振英返回休西江潭,参加婺休县工委召开的区乡和连队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古坦会议”精神,分析研究了上溪口驻敌动态,确定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进攻并举。会后,张振英书信一封,由通讯员张三额前往上溪口面交张震达,敦促他做好起义准备。另一方面,婺休县大队及附近民兵为主,分三路包围上溪口:陶钢带一个中队攻打镇南(和村)碉堡;张振英带一个中队待南面碉堡攻下后,正面进攻镇东北张文模部;大队长左秀东带一个中队去东北面石田打增援,并保护保五旅起义家属过境,同时严密封锁消息。26日,陶钢等商议后,由张振英写信给屯溪的同志,帮助张文模家属离开屯溪,并给张文模部以军事压力。27日上午9时左右,张文模率部撤出上溪口。至此,上溪口驻敌全部起义投诚,宣告解放。

随后,张振英率领的中共皖浙赣支队一部作为解放屯溪的先头部队,与西路休宁万安和东路歙县岩寺部队对屯溪形成合围之势。面对兵败如山倒的颓势,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司令部少将警保处长,守备司令方师岳(歙县人)惶惶不可终日。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武装抵抗,继续与人民为敌;二是投诚起义,获得新生。就在方师岳举棋不定之时,张振英借助当地熟悉的社会关系,调动各种力量来做方师岳的思想工作,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乡情的感化下,方师岳终于同意撤出守卫屯溪要塞的部队。4月30日拂晓,张振英带领部队,从黎阳经过老大桥,占领对面观音山上敌人的碉堡,另一路人马从珠塘登上乌山上的碉堡,控制了全城的制高点。至此,屯溪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和平解放,标志着安徽全境融入人民的怀抱,张振英为和平解放屯溪古城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九四九年后,张振英先后在屯溪和省内及芜湖多处经济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其中在芜湖工作时间最长,为芜湖市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85年8月,年迈的张振英来到了家乡、来到他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看望了家乡人民。次年逝世,享年73岁。家乡人民对其故居进行了维修,以此纪念他为革命和立下的功绩。张振英故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