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人物——黄耀南

发布日期:2024-07-31 10:40信息来源:休宁县委组织部 作者:休宁县委组织部 【字体:   收藏

黄耀南(1905-1977),湖南省平江县嘉义镇人,1905年10月生于平江嘉义一贫农家庭。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秋收起义。1928年参加平江暴动。

历任中共平江县北乡党支部书记,区苏维埃政府秘书长,中共平江西北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湘鄂赣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湘鄂赣特委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新四军平江留守处主任。1939年“平江惨案”发生,他化装出城脱险,印刷数百份《快邮代电》,向党中央报告惨案真相,揭露国民党反共面目。

1940年秋,“皖南事变”前夕,国民党反共活动日益猖獗,先后发生了多起地下党员被捕事件。11月,中共中央东南局为有准备地应付新四军北撤后皖南可能出现的紧张情况,决定成立秘密的中共皖南特委,领导皖南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工作。党组织一方面继续开展统战工作,隐蔽精干、保存力量;另一方面将身份已公开的地方工作同志有计划地作了转移。12月,原皖南特委由书记李步新率机关随新四军军部撤离皖南。留在皖南国统区坚持斗争的秘密皖南特委由黄耀南、胡明、孙宗溶、张伟烈、崔思权五人组成,黄耀南任书记。

因屯溪是皖南国民党统治中心,环境复杂,不利于党内负责同志隐蔽,于是黄耀南来休宁,在中共地下党员李莅之掩护下,住在休宁城内务东街(现海阳镇万宁街)其兄李秀之的食品烟酒、粮食零售店中。黄耀南以刘先生的名义与李莅之合伙做点米粮的流动生意,既借以维持生活,更以此作掩护以便开展特委工作。他住在店堂后面的房里,时常有人找他,来人多被邀至后面的房里坐谈。他经常办公到深夜,房里一盏油灯总是亮着,不是写信就是起草修改文件,第二天又会及时把有字的纸笺烧掉。周围邻居不知他底细,只知道他一家人被敌机轰炸而死,还以为他是不幸之人有点神经不正常。

他在此开展党的秘密工作,除了李莅之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其他诸如李莅之的大哥李秀之及家人、三弟李先之等都一直以为他是一个生意人。直到1941年四五月间,在宁国河沥溪贸易委员会办事处任收货员的李先之(又名李显之,1938年加入中共)为黄耀南联系宣城方面客商时,看到黄耀南交来的李莅之写的密条:“兹介绍皖南特委书记黄耀南同志与你见面,到时希介绍与宣城来人取得联系”,李先之这才知道所谓的“刘先生”居然是中共皖南特委书记。1941年四五月间,黄耀南根据组织安排离开了休宁,他在休宁开展秘密工作的时间虽然只有半年,但在徽州地方党组织发展壮大、积蓄力量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黄耀南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旅政委、第七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华东局国统区工作部部长、皖江工委书记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财委人事局长兼机关党委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人事局长、人事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兼政法部部长、安徽省副省长和省委书记。1963年调中央监委,任驻华东局监察组监察员。1977年3月8日去世,终年72岁。